一所历史影响较大的女子中学南宁二三中竞

广西省立第三女子中学附小三班师生在王阳明纪念亭前合影

南宁历史上有一所影响较大并与著名历史人物密切相关的女子中学——广西省立南宁女中学校。

南宁市共和路

广西省立南宁女中学校旧址位于今南宁市共和路号基督教教堂附近。(注:美国宣道差传会于公元年6月19日,买得坐落于南宁市北门大街景贤坊,一连三进6间房屋创建宣道会)。

往前追溯,明嘉靖七年()王守仁率兵至南宁,于南宁城北门口建书院,名叫敷文书院就在此位置上。

敷文书院,相传王守仁撰记、手书匾额“以宣扬至仁,诞敷文德”而名。当时敷文书院有正厅、后厅、东西廊房。

敷文书院历代名人多有评述诗咏,清代叶绍本题:“心学揭良知,忆当年息马投戈,顿化遐陬成泮壁;思追大雅,欣此日横经鼓箧,共歌乐职布中和。”李彦章题:“七万人相庆更生,计农桑教化兵防,名世允推儒作将;十五卷共尊遗集,兼道学文章经济,此邦尤愿士希贤。”

明嘉靖十六年南宁知府郭楠修,万历十一年()左江道陈希美、知府陈纪等复修。前为大门,中为仪门,又中为大堂,两廊各有精舍18间,后为后堂,立王守仁石像,以资纪念。

明末毁于兵。清康熙九年()左江道宋翔、知府韩章等捐资重建。有大门1座、大堂1座,立王守仁像,规制焕然一新;十一年署知府周起岐重修;二十五年知府赵良璧、五十一年知府戴锦、五十六年知府沈元佐及同知闻人绅,先后重修;道光二十一年()知府刘梦兰、知县李天钰率士绅劝捐重修;至民国初年书院犹存,名为文成公祠、文成公讲学处。

广西省立南宁女中学校前身为敷文书院

文成公讲学处的历史变迁:

年,省一中增设女子部,校址在南宁北门内原王文成公讲学处。

年,女子部与省一中分离,改名为广西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

年,改名为广西省立女子第三中学校。

年,省一中高初中正式分校。

20世纪30年代初,师生们将校门外马路扩建泥土运入校内填运动场

年,高中部更名为广西省立南宁高级中学校,初中部更名为广西省立南宁初级中学校,邕宁县中并入省立南初。同年,广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改名为广西省立南宁女子中学校。

年11月,日军第一次侵占南宁前夕,南宁高中师生疏散至广西隆安县古潭

年,疏散到广西镇结县(今天等县)结安乡,最后疏散到田阳县那坡上课。

年10月,南宁高中迁回南宁,校址在广西省政府原址(今广西军区大院处)。

年,南宁初中增设高中部,改名为广西省立南宁中学校,简称南宁中学。

年11月,日本第二次侵略南宁前夕,南宁高中、南宁中学、南宁女中三校疏散到广西隆安县。

年,三校于在镇结(今天等县)合并为广西省立第一联合中学。

年,省一联中迁回南宁。

年上学期,省一联中解体,重分为三校。高中部为广西省立南宁高级中学,校址高庙坡。初中部为省立南宁初级中学,开设高中班,后更名为邕宁中学,之后又改名邕宁县第一中学。初中女生组成省立南宁女子师范学校。

年2月,南宁高中、邕宁一中、南宁女师合并为广西省南宁中学,校址在高庙坡。方管李耿分别担任正副校长……

广西省立南宁女中学校图书室

时至今日,南宁市二中、三中两所著名学校,竞相称南宁历史上最神奇的广西省立南宁女子中学校正是自己的前身。对这您怎么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31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