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黄文秀在扶贫路上殉职,导演田

10月24日、10月25日,民族歌剧《扶贫路上》在上海大剧院献演,该剧以在扶贫一线殉职的广西百色乐业县百坭村原第一书记黄文秀的真实经历为蓝本:30岁的她在扶贫路上因山洪殉职。

广西百色田阳县的壮族姑娘黄文秀,年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时,选择回到百色深入农村基层,成为百坭村第一书记。

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里,她走访了多个贫困户,建立了三大厚本的贫困户档案、日记,里面图片、人员结构、家庭成员、贫穷程度、转变的可能性等记录得非常详细。

在她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到年底,百坭村户贫困户中88户顺利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2.88%降至2.71%。

图源: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

该剧由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出品,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民族文化传承中心、中央歌剧院联合出品,印青任音乐总监、作曲,田沁鑫任编剧、导演,宋小明任唱词设计。

编剧兼导演田沁鑫表示,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脱贫攻坚、农村建设非常重要。她希望大家知道有这么一群“第一书记”,因为很多人不知道近三百万扶贫干部在一线在做什么,导演希望用文艺助力脱贫攻坚,艺术化地表现这次脱贫拼搏的过程,希望用创新的舞美、多媒体国际化的语言表现心中的“第一书记”。

图源:演出方提供

年,田沁鑫到广西百色地区去采风,看他们的扶贫成果,当时田沁鑫注意到不少国内知名高校的选调生自愿去贫穷山区做“第一书记”,这让她很受震动。“城里人可能不明白为什么会有很多年轻的党员干部会深入大山,要在两年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是非常艰巨和光荣的。”

于是,她决定以“第一书记”这一年轻群体为主题进行创作。

在创作的中途,百色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牺牲在扶贫一线,主创团队决定改写剧本,以黄文秀为主人公展开全新创作。田沁鑫导演及团队在十天之后就赶到了当地,实地考察,并通过阅读黄文秀的日记、采访当地人等方式深入了解她的事迹。

田沁鑫表示,本剧重点塑造的不是一个大的政治背景,而是在塑造一个人物,是歌颂一个青年党员。“因为我们扶贫扶的不是地方,我们扶的是一户户的人家,扶的是一个个的人。”

田沁鑫认为,黄文秀用她平凡的工作积累创造了伟大。“我希望让观众看到黄文秀的平凡。平凡的琐事、平凡的工作记录本身就能让人感动,而黄文秀的平凡一直在持续的温度中。伟大的产生是因为我们看到了这些平凡的行为,这里面包含着无私,而从无私上升到更大的领域就是伟大的人格。”

图源:演出方提供

作为民族歌剧,《扶贫路上》的音乐创作广泛汲取了广西百色地区的民间音乐素材加以改编和创新。演唱部分则融合了美声、民族唱法,具有浓郁的广西特色。

音乐总监及作曲印青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因为这部戏是反映广西百色村庄的故事,广西的演唱很有特色,如果只用美声的话唱不出当地的味道,所以在编排上设计了广西百色当地的演员进行合唱保留了明亮质朴的特色,增加了声音的宽度和浓度。同时,不同的角色采用不同的唱法,在演绎过程中把通俗的唱法和美声相结合,既体现出了当地的民族特色,又有歌剧艺术化的张力。

图源: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

《扶贫路上》的舞台视觉在同类型题材中有明显的创新和突破。为了打破固有的舞台空间概念,该剧采用三层框架结构、辅以多媒体墙的舞美方案,简洁、多空间且具有现代性,呈现出对舞台空间的解构和重新结构。

舞台上,还有蝴蝶不时飞舞。田沁鑫在黄文秀牺牲后赴百坭村采风时,曾看到一只大的黄蝴蝶飞了过来。在广西当地有一种传说,死去的人想念家人时会化作蝴蝶飞回来。这个凄美的传说让她更真切地感受到黄文秀的存在,蝴蝶便成为贯穿全剧的意象。

图源: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

此外,黄文秀的“驻村日记”成为该剧的重要道具。她的日记简要地记录了她从进村第一天起的所有日常工作情况,表现黄文秀、表现第一书记群体,不能绕开“驻村日记”。

田沁鑫因此在剧中用了多种手段展现“驻村日记”:第一次“驻村日记”出现是通过黄文秀的口述,后来多次出现在黄文秀灯下写日记的场面中,合唱男演员扮演的第一书记群体手里,还有舞台多媒体展示的一篇篇日记内容。这些片段拼写出了黄文秀的精神,更立体地拼写出了第一书记的群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5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