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央视一套黄金档纪念一位年轻女干部,她

白癜风病友微信群 http://www.lvyouxfnet.com/49767.html
        

10月2日晚上八点,央视一套黄金档迎来《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以扶贫干部黄文秀事迹改编的《扶贫路上》打响第一炮。节目由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田沁鑫导演,钟楚曦、钱波、余皑磊、高晓攀等主演。

来自广西百色田阳县的壮族姑娘黄文秀,年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原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工作,但她毅然回到百色,成为广西百色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里,黄文秀写下了三大本扶贫日记。在她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到年底,百坭村户贫困户中88户顺利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2.88%降至2.71%。年6月16日,黄文秀利用周末回田阳县老家看望病重手术不久的父亲,因心系暴雨中驻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连夜开车返回工作岗位,途中遇到山洪,不幸牺牲,年仅30岁。

饰演黄文秀的钟楚曦表示,通过黄文秀了解到还有很多像她一样奋战在一线的驻村干部、“第一书记”,他们把最美的年华都奉献在扶贫路上,让更多人过上了好日子,真的很了不起。黄文秀本人可能会说,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但正是有了一件件平凡的小事,才汇成那么多的不平凡。他们做的事应该被更多人知道、被更多人记住,他们是这个时代最闪亮的星。

将黄文秀事迹搬上荧屏的同时,田沁鑫还导演了大型民族歌剧《扶贫路上》,同样以黄文秀事迹展开。该剧9月17日在南宁广西文化艺术中心首演,10月17日、18日将登陆国家大剧院,10月24日、25日将亮相上海大剧院,参加“艺起前行”优秀新创舞台作品上海展演。

歌剧《扶贫路上》黄文秀扮演者王丽达,刚刚获得第30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她在沪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采访时表示,自己不停观看黄文秀视频,研究角色,“一个年轻女研究生,以感恩的心回报家乡,牺牲奉献,令人敬佩。同时她又乐观积极向上,日记上都是自己画的图。”

《扶贫路上》在南宁彩排到首演共四场,王丽达场场唱到哭,合唱演员们也都热泪盈眶,久久不能出戏。《扶贫路上》两个月排练时间非常紧张,为顺利首演,演职人员都推掉了许多其他工作,剧组忙到凌晨三四点,演员回到旅馆,由于兴奋不能入眠,直接去吃早餐。王丽达说,“我们彼此鼓励,大家过上了‘广西时差’。”

作为年度全国现实题材及革命历史题材舞台艺术重点剧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扶持项目,大型民族歌剧《扶贫路上》创排过程历时两年。黄文秀牺牲后,田沁鑫带领的主创团队在百坭村采风时,看到一只大的黄蝴蝶飞来。在广西当地有一种传说,逝去的人想念家人时会化作蝴蝶飞回来。这个传说让田沁鑫更真切地感受到黄文秀的存在。钟楚曦也提到,“听村民说,有一天,一只黄色蝴蝶飞进了村支部,大家都激动地说那是黄文秀回来了。她一定是想他们了,其实大家也都很想她,尤其想念她咧嘴大笑的模样。”

“看到黄文秀的照片,读到她的日记,听到她的故事,我能想到的是,她是一个大家很喜欢的姑娘,值得我们为她好好做个故事。”田沁鑫敏锐捕捉到生活中黄文秀的个性,并提炼放大:“我们都看了黄文秀的扶贫日记,也看过第一书记们做的贫困户档案,他们的工作量真的很大,但这个姑娘依旧可以用她特有的方式说出‘脱贫攻坚,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歌剧《扶贫路上》多次出现“蝴蝶”意象,第一次出现是“在壮阔的山河里飞”,而后在黄文秀《蝴蝶飞》的歌声中,第一书记们“飞入”村村寨寨,再出现则是在风雨中、黑水里,但是“大雨压不垮”。

《扶贫路上》还有一个重要道具——黄文秀的“驻村日记”,这个笔记本记录她从进村第一天起的日常工作情况。田沁鑫运用多种手段展现“驻村日记”:第一次“驻村日记”出现是通过“黄文秀”的口述,之后多次出现在合唱男演员扮演的第一书记群体手中,“黄文秀”灯下写日记的场面中,还有舞台多媒体的一篇篇日记页面。这些片段拼写出了黄文秀的精神,更立体地拼写出了“第一书记”的群像。

    

栏目主编:施晨露

    

本文作者:诸葛漪

    

文字编辑:施晨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2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