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实干笃行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特别报道
在总书记指引的小康路上——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广西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从今天起,本台推出特别报道《在总书记指引的小康路上——广西脱贫攻坚百县调研行》,反映广西各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牢记嘱托,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生动实践。
百色市田阳区那满镇新立村曾是出了名的“穷窝窝”,村民住旧瓦房,走黄泥路,在石旮旯里刨食……在最近几年时间里,新立村党员干部带领乡亲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搬出大石山,住进新家园。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一场大雨过后,记者驾车来到百色市田阳区那满镇新立村。雨后的村庄空气清新,道路整洁,一幢幢漂亮的居民小楼掩映在青山绿树之间。
一路上,新立村党总支部书记罗朝阳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我们的小车现在想走泥巴路都很难,全部是水泥路,没有泥巴路了,一条都没有,到田里都是水泥路。”
沿着平坦的水泥路来到新立村共联屯村民马正规的家中,装修一新的三层小洋楼里,40寸的电视正在播放新闻节目。
“下雨天在家,不下雨都在地里。”马正规告诉记者,他跟妻子两个人管理了6亩土地,种植小番茄,等小番茄收完之后还会种上冬瓜、豆角等蔬菜,一年下来能有不错的收入。平日里是地也不得闲,人也不得闲,若不是下雨天,还不一定能见到他:“连本有7、8万元,纯收入大概有5万元这样。”
在新立村,不少村民都跟马正规一样,通过勤劳致富,住进了新房子,有了不错的收入,小日子越过越红火。
谁能想到,就在十年前,新立村还是出了名的“穷窝窝”,村民们生活在石山区里,依靠种植玉米、甘蔗为生,年人均收入不足元。一方水土,难养活一方人。
新立村的出路在哪里?经过多次讨论,村干部们形成了一个共识——搬!
简简单单一个“搬”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往哪儿搬?盖房子的钱哪里来?搬出来后村民们的收入怎么解决?这一个个摆在眼前的问题,让村党总支部书记罗朝阳犯了难:“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我们遇到了很大阻力,筹措资金、用地,还有联系相关部门来帮助的时候,都遇到很多困难。”
年5月10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到新立村视察,临别时对罗朝阳说:“有党的正确领导,有党的富民政策,广大人民群众再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新立村会有很大变化!”
嘱托和鼓励给罗朝阳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他向全村村民承诺,要把困难群众带出大山,过上好日子:“代表我们村两委向村民代表、党员作出承诺:做不好我就不干了,我就引咎辞职。”
说干就干,罗朝阳组织党员骨干成立“新村建设管委会”,走村入户动员群众、筹措资金、规划土地、制定方案。经过艰苦努力,新立村11个原先坐落在石山区的屯子户人家全部迁出石山。
搬出了穷山窝,住进了新房子,村民们原有的顾虑打消了,发展产业的劲头就更足了。村民李思祥大胆地从银行贷款4万元,建起了生态养殖农场,发展起了特色种养产业。几年下来挣了不少钱,养殖场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他就想着怎么帮着周边村民一同致富。
李思祥:“准备搞成育苗,跟周边农户套养,脱瘟之后发给他们养,再回收回来,拓宽他们的收入渠道。”
近年来,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新立村还通过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引进7家农业公司流转全村70%的耕地建设现代化农业基地,发展起了亩芒果、亩香蕉、亩秋冬菜,高效农业让这方土地焕发了活力与生机,产业的有力带动,村民的收入也节节高升,如今新立村年人均收入已达元。
新立村第一书记邓永成:“贫困户土地流转得一笔收入,再进入基地务工,每天收入也在到元之间,也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日子过红火了,还要记得住乡愁。罗朝阳告诉记者,新立村接下来将充分利用周边驮烈河、莲花山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带领群众重点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我相信我们新立村今后绝对会成为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最美乡村。”
年3月8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罗朝阳再次见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向他汇报了新立村这些年来的发展变化。总书记听了十分高兴,他说:“希望下一个5年,你们村和整个百色地区能够同全国一起实现全面小康。”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新立村村民们正在奔康致富的道路上昂首前行。如今,新立村的贫困发生率已降至0.17%,今年将全部实现脱贫。
罗朝阳:“户(贫困户)现在到目前的4户(贫困户)6个人,今年我们全部脱贫,这是回应总书记对我们的嘱托,向总书记说:我们做到了!”
记者手记:
作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和脱贫攻坚主战场,田阳创新推行“新三民”脱贫模式,即“山上基地,产业富民;山下园区,就业安民;农事城办,服务便民”,并交上了一份实实在在的成绩单:至年,田阳累计脱贫出列54个贫困村,减贫人,年4月,自治区政府批准同意田阳脱贫摘帽。
新立村立“新村”,立起的不仅仅是一幢幢新房,更是立起了一种“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豪气,立起了老百姓脱贫奔小康的底气!
(记者裴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