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存在问题和建议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令人震惊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如毒大米、毒面粉、瘦肉精、毛豆油、蔬菜农药残留等。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甚至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市场管理部门应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与管理。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管理机构设置庞杂,亟待协调统一。在年颁布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涉及农产品的生产、仓储流通、销售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农业、环保、工商、卫生等部门协同进行监督管理,但是细化到具体的实际监管工作中,由于所涉及单位部门多,各部门职能存在交叉重叠情况,缺乏协调和统一联动,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严重削弱了监管的整体效果,制约了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

(二)监管方式单一,不能调动社会积极性。目前监管部门执法措施主要是由通过加强抽检频率、增加执法强度和处罚力度等常态化、制度化的“堵”的措施从外部监督农产品生产单位依法生产,但连续性较差,不能时刻监督生产单位,存在监管盲区,极易造成食品安全问题。以雅灰乡为例,该乡镇没有专业人手进行日常监督,只能靠县农业、环保、卫生等部门在赶集日进行联合执法,但是对农产品的生产连续性较差,执法效果不明显。

(三)监管制度不给力。农产品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建设落后、农产品认证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全过程跟踪反馈体系依然没有建立、农业生产记录档案缺乏完善,农产品销售去向和小规模种养户基本信息不能准确掌握;检测人员专业化水平低,检测设备不合格,检测技术不达标,检测方法不科学,检测的实用性不高,执法力度较弱。以雅灰乡为例,该乡镇虽然成立了农产品检测站,但是没有专业人员专职从事该项工作,一年只能做余个蔬菜农药残留样本,监管效果不理想。

二、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有效对策

一是强化制度和技术保障。进一步健全完善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风险评估体系、追溯体系、应急处置体系和科学技术支撑体系等,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是建立职业化监管员队伍。整合现有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管理、种子管理、乡镇农技推广等人员力量,加大对相关的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探索建立以现场检查和暗访为主要任务,具有较强专业性、技术性、权威性的职业检查员队伍,

三是加大农产品安全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介,广泛宣传《食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的农产品安全知识,提高公众的农产品安全意识。加强执法主体执法能力建设,系统学习法律法规,提高执法人员安全意识。

供稿 丹寨县雅灰乡

编辑刘珺珺

一审涂林念

二审张燕

三审陈玉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20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