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中国广泛开展的脱贫攻坚行动,既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壮丽篇章,也是世界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反贫困大举措。在这样伟大、艰巨和崇高的奋斗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无私奉献、忘我拼搏、智慧创造的前线英雄,他们将自己的大爱情怀和心血付出的故事,书写在祖国各处的山乡村寨、四面八方,成为伟大壮丽的脱贫攻坚战的精神旗帜、英雄交响。
年6月16日晚,驻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的第一书记黄文秀,为了不耽误村里的重要脱贫工作,不顾亲朋劝阻,辞别重病中的父亲,冒雨驾车返回百坭村,在山间遭遇突降暴雨,被山洪冲入河谷不幸身亡,牺牲时年仅30岁。在人们为事业奋斗的过程中,都难免会有牺牲的事情发生。黄文秀的牺牲,却别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在黄文秀不幸牺牲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之后,对她的事迹,已经有过许多新闻宣传,各级相关部门也分别授予她不少荣誉称号,习近平总书记也对她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并在年新年贺词中点到了她的名字,点赞并深情地讲述她“把青春和生命献给脱贫事业”的事迹,这些都是黄文秀实至名归的本属。然而,当我无意在黄文秀牺牲恰好一年后,来到她曾经奋斗的百坭村,看见她往日工作的场景和脱贫攻坚的成果时,我的感受很强烈,对此前知悉的新闻明显感到不足,渴望了解更多黄文秀事迹的愿望也更加强烈!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我读到了由百色作家林超俊写作,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黄文秀》。我认为,这部报告文学,是迄今描写黄文秀事迹最真实全面、深入生动、富有情感的作品。林超俊为了写这部作品,10个月内,实地走访了几百位相关人物,记下了12本采访笔记,收集了大量的照片、录音、录像资料,对黄文秀有了全方位的立体了解。这与那种匆忙的采访和简略的报道显然是不同的。作为以真实事实为基础原则的报告文学写作,这样充分掌握材料的工作非常重要。可是,报告文学不只是真实材料的堆砌罗列。我曾经说过:理性的认识判断和体会感受是报告文学作品的灵魂。而这一点,却是不少作家作品时常实现不了的。然而,林超俊在《黄文秀》这部报告文学中实现了。《黄文秀》这本书是在黄文秀的大量事迹基础上生长出来的一棵枝叶婆娑的生命之树,全景式地呈现出生长、成熟、花开、结果的景象,很有魅力。
林超俊的《黄文秀》真实地反映了黄文秀的成长足迹。她由一个山区穷困家庭的孩子,在政府的关怀下搬迁到交通方便、条件较好的地方上学,渐渐地成长为一个大学生。在对外部世界观察了解的过程中,她曾产生过许多感触,但没有被光鲜的外部世界生活捆绑,反而意识到了自己对家乡的责任。在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本可留在北京,可她却主动选择回到家乡百色,决心为家乡山区的人民摆脱贫困作出贡献。已经在田阳县基层挂职锻炼结束,本可留在县委机关,她却又再次主动申请,到地处乐业县大山深处的百坭村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直至不幸牺牲。作品呈现了黄文秀成长、求学和的工作后在基层脱贫攻坚期间,许多动人故事发生的情景,但最重要的是探析了黄文秀的思想根源:她从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应当承担报效祖国和人民的担子,以己之力为人民服务;她选择返回家乡、走到扶贫前线,在艰难的脱贫攻坚过程中意志坚定、不辞劳苦、勇于开拓、深情投入,正是自小的家庭教育以及党和政府的教育培养,使她生成了源于感恩的理想追求和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行动目标,并矢志不渝。林超俊在真实细致的描绘中,挖掘出黄文秀质朴纯洁、高尚美丽的心路历程,使黄文秀这个人物在充满烟火气的社会环境里有了一种强劲的火光。作者这种不肆雕饰,收敛激情言辞,却总是在用心探寻人物心理行动根源的叙述表达,富有深层的见识和力量。
黄文秀的生命花开和突然凋谢,是一种真实的悲剧美的表现。鲁迅先生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黄文秀,就是非常鲜活真实的美的对象,在突然降临的灾害中被毁灭了,这种由大美到瞬间消失的巨大落差,在被林超俊慢慢地打开之后,就具有强烈冲击的感染力。或许有人会说:黄文秀留在北京生活亦无不妥;在已经有过一次基层挂职锻炼经历后可以留在县委机关工作;在父亲病重并预报有雨的时候可以不坚持返回百坭村等,但是,黄文秀都选择了不同的态度,这就是黄文秀的精神情感和性格导致的结果。假设黄文秀不这样处置,就不会有悲剧的发生。但生活中没有假设,黄文秀就是黄文秀,这样的处置,就是她精神追求和行动的合理延续。这其中没有强迫和诱惑,一切都是如山间流水、大河奔流,自然天成,尽在一种自然发展的情理之中。
林超俊在报告文学《黄文秀》中,用大量的生活细节表现故事,紧贴人物展开叙述,使我们看到了乖巧、进取、善良、务实、多才、博爱、坚毅等品格集于一身的黄文秀。她是父母的好女儿,是老师的好学生,是同学的好朋友,是多才多艺、秀外慧中的好姑娘,是国家的优秀干部,是百坭村脱贫攻坚行动中人们的亲人和战士。我们几乎发现不了黄文秀身上存在尘垢,她真像是圣洁的天使来到人间。所以,她的美是非常令人感佩和珍惜的。许多作品往往将英模、先进人物的故事写成了纯粹的工作总结,简单罗列事实,点赞文字虚浮空洞,而《黄文秀》这本“青春之歌”,是以美的内核动力催促和伴唱的歌,旋律深情悠长,乃至凄美动人,别具一格。林超俊以质朴深情的吟唱,将其传递到四面八方,如同天籁之音,滋润心田,让读者在感动中产生对黄文秀的绵绵思念。
小妹啊,
你是那只美丽的蝴蝶……
用生命的芳华,
去践行初心与诺言,用尽一生热血,
去追求心中梦想……
(作者李炳银为中国作家协会研究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会长。)
原标题:生命之花美丽绽放——读林超俊长篇报告文学《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黄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