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吴晓东)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原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为原型创作的电影《秀美人生》,国庆以来再掀观影热潮,人们纷纷走进电影院,再一次感受黄文秀信念坚定、务实为民、甘于奉献、乐观向上的感人事迹和高尚情操。
壮族姑娘黄文秀是广西百色田阳县人,年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并于年前往百色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带领百坭村88户人实现脱贫摘帽。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在返回驻村途中遭遇洪水不幸牺牲,年仅30岁。“初心、坚守、改变,是文秀生命的驱动力,也是影片的主题。”《秀美人生》导演苗月坦言,文秀的人生经历很平常,但是她的人生格局很大——她不满足于个人的改变,而是有心去完成更大的对乡村的改变。
片中,大学毕业后重返家乡建设岗位的“第一书记”黄文秀,在熟知的故土上带领村民脱贫攻坚,是“因村派人精准”;她在对百坭村深入调查后,因地制宜地制定砂糖橘和杉木的农林产业及配套电商销售基础,带动村民实现脱贫,是“项目安排精准”和“资金使用精准”;而黄文秀多次挨家挨户走访村民,进行入户普查,对贫困村民的实际生活困难进行摸底,则是“扶贫对象精准”;尤其是她对贫困户黄大贵无微不至的劝导和体贴入微的帮扶,最终不仅为他量身定制了种植中草药的致富道路,实现了生活上的脱贫,还帮扶他重拾生活信心,与爱人破镜重圆,完成了情感与志气上的“脱贫”,充分体现了“措施到户精准”的政策含义。
从《十八洞村》到《秀美人生》,专注讲述扶贫故事的导演苗月,不仅善于捕捉英模人物、洞悉国家政策,更擅长用光影艺术来礼赞时代精神,而《秀美人生》简单朴素的电影故事中,就潜藏着精准扶贫的每一个细节与光亮。
一方面,电影深入人物生平历程,真实描绘黄文秀青年英模的形象,以浪漫主义的镜头再现家乡的秀美生活,同时深度刻画出每一个贫困户有血有肉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诉求,并通过扶贫先扶志与智的具体细节,深入浅出地将精准扶贫的宏观政策跃然银幕之上,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形象具体的微观读本。另一方面,它又以优雅文艺的电影语言和诗意深情的电影故事,将黄文秀这一典型人物自然和谐地融入到决战脱贫攻坚和决胜全面小康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背景之中,凝聚成为一种代表全国近万投身乡村扶贫事业的年轻人们的精神象征,以一种电影记忆和银幕形象的方式,让世人了解、解读和切身感受到中国为减贫目标所付出的努力与决心。
(文化副刊部编辑)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