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德保县在对返乡人员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中发现一名阳性人员。此后,百色市新增本土病例数连续多日增加。2月11日0至24时,广西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0例(均在百色市),现有本土确诊病例例,其中百色市例。
正值新春佳节之际,百色市经历着疫情以来最为艰难的时刻。2月6日,全市居民开始居家隔离,整个城市道路全是红灯,没有通行证的车辆一律不准通行。
而此次疫情风暴眼处于百色市德保、田东、田阳县,它们位于中越交界地区,离边界线只有几十公里,加上多是丘陵山区,交通十分不便,疫情激增的情况下,医疗物资已经告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广西各地医疗队伍驰援百色,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公司开行了服务专列,运送支援百色抗疫医疗队伍和应急物资。
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公司的几位年轻人,记录前线的抗疫故事。
2月10日梧州市支援百色医疗队在梧州南站上车来源中国铁路
向风暴眼逆行的“孤勇者”
柳州车站团委书记戴雨婷
2月10日中午,柳州市支援百色抗疫医疗队伍从柳州火车站候车室穿行而过,周围旅客中响起了呼声和掌声。作为紧急集结的一名青年突击队队员,当我手持喇叭为医疗队员引导秩序时,看到眼前的这一幕,泪水不禁模糊了双眼。“百色加油!中国加油!”候车室中厅两侧被旅客站成了专属“加油通道”,医疗队员也不时高举拳头回应加油,声音逐渐响彻候车室……
柳州站青年突击队引导医疗队伍秩序,并热泪盈眶地为队员加油胡利峰摄
在服务专列中,扶梯出口是一个“关键岗点”,医疗队员以女性居多。她们大包小包地扛着行李,扶梯出口如果不能及时通过,一旦拥堵,易导致后续人员摔伤。我们站在扶梯出口,为医疗队员们帮一把,迅速将她们送至扶梯外。遇上行李过多的,我们就一路送到车上。有一位支援的姐姐,拉着24寸行李箱,上面还架一个半米高的纸盒,我接过来才感受到,重量几乎能赶上我体重的一半了。
她解释道:“医疗物资和生活用品多,而且百色已封城,吃的也得带!”原来这沉甸甸的行囊,是“作战的武器”,是与疫情斗争到底的决心,也是家人的嘱咐与企盼。
柳州站青年突击队、青年志愿者合力为医疗队员搬运行李胡利峰摄
就在同一时刻,在广西另一端的梧州南站,一支数百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也乘坐动车奔赴百色进行支援。为了表达敬意,列车长彭婉特意说道:“大家好,我是本次列车的列车长。今天我们迎来一批特殊的旅客,他们是奔赴抗疫前线的医护工作者,让我们向白衣天使表示敬意!”
随着列车广播传递到每个车厢,列车工作人员和旅客自发为医护人员送上热烈的掌声。
另类的“外卖小哥”和“搬运工”
房产生活段叫班员李燕(见习生)
2月6日,百色市快速发出“百色市全员居家隔离”的通告,从2月7日零点起实行“不进不出”政策。
刚调入房产生活段任叫班员不到半年的周沛杰,当时在春运值班,了解到封城的消息后,她难以置信地掐了一下自己的脸,还没有意识到形势的危急。
“叫班员”是铁路系统的一个幕后工种。作为铁路运输链的起点,行车公寓的任务就是为所有值乘的列车乘务员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
由于集中管理要求,房产生活段管辖的百色中心公寓用餐人数由日接待人激增至人,每日供餐多份。为了降低人员流动带来的疫情风险,叫班员吴晓翔、周沛杰、黄敢移和我,成为供餐保障的主力。
周沛杰在用餐时间为乘务员送餐
接到集中管理通知的时候已经是7号晚上7点。黄敢移、周沛杰立刻到公寓组织现场人员进行空房间整理和人员住宿分配等工作。公寓没有多余的空房间,黄敢移就与其他人一起将床褥和被子等搬到空闲出来的单身宿舍。4个多小时,上下楼梯多趟,黄敢移、周沛杰的手都冻紫了,但是脸上全是汗。
疫情防控期间,公寓的食堂实行分餐制,吃饭都用打包盒,不论何时,总是能在食堂的分装餐盒处看到吴晓翔的身影。在用餐高峰,她不停地从保温桶里盛饭,不停地用大勺装菜,忍着手臂的酸痛,她还担当起“外卖小哥”,给各个楼层的员工送餐。
送完餐后,吴晓翔回到办公室,看到大家都揪着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1729.html